Youtube: 心靈銀河 (請訂閱我們的頻道❤️)
完整視頻: 請停止這麼做 不然顯化會失敗
顯化失敗的致命錯誤:你是不是用錯視角了?
在顯化的旅程中,我們常常努力運用冥想、視覺化和正念,想要將夢想中的畫面拉進現實。你也許也曾坐下來,閉上眼睛,試圖想像自己擁有一段美好的感情、一台新車、或者一個夢想的工作。你很努力地看見細節、加強情感,甚至配上音樂和光影。但你知道嗎?即使你做對了所有步驟,只要忽略了一個「小細節」,就足以讓整個顯化失敗。
錯誤的關鍵:你在「看著自己」,而不是「成為自己」
很多人進行視覺化時,其實都是站在畫面之外,以「第三人稱」的視角來觀想。他們彷彿是一名觀眾,看著螢幕裡的自己過著美好的生活。這種方式看起來好像也可以,畢竟畫面很清楚、情緒很到位。但問題就在這裡:你的潛意識會默默記住,「這不是我的人生」,而是「我在觀看的某個版本的我」。
潛意識不會根據你說什麼去反應,它只會根據你「感覺到的」去行動。
顯化真正有效的方式:第一人稱視角
要讓顯化產生真正的力量,你必須「進入畫面」。不是在外圍看自己開車,而是從你自己的眼睛看到方向盤、手握著它的感覺、車內的空氣、音樂流動的頻率。你要用你的視角看著前方的道路,而不是從外面看著那個正在開車的你。
同樣的道理,如果你在顯化一段理想的感情,不是看著「你們」一起牽手散步的背影,而是看著他(她)的眼睛、感受到手心的溫度、聽見對方的笑聲。這樣,潛意識才會相信:「這是我正在經歷的當下。」
- 閉上眼睛,想像你現在就在那個夢想的畫面中。
- 確認你是從「你的眼睛」出發,而不是看著自己的背影。
- 加入觸感、氣味、聲音等多重感官,讓情境更真實。
- 讓身體產生一種「這正在發生」的感覺。
為什麼這個錯誤常常被忽略?
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「看電影式」的想像方式,習慣把自己放在畫面外。所以一開始會覺得第一人稱視角有點卡卡的、甚至不自然。但請相信我,只要你持續練習,這種感覺會變得越來越熟悉,越來越真實。
而一旦你的潛意識真正接收到:「這是我正在經歷的生活」,宇宙就會開始迅速地對你的振動做出回應。
唯一可以使用第三人稱的時候是…
那就是當你在為他人顯化幸福時。你可以想像你的朋友、伴侶、家人在某個美好場景中幸福快樂,這時候第三人稱視角是可以的。但當你在顯化屬於自己的夢想,記住——你一定要站在畫面裡。
顯化並不難,難的是「細節對位」。從今天起,請提醒自己,不要再看著那個過著理想生活的你,而是去「成為」那個正在經歷幸福的自己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